名句推荐
名句大全
最新收录
窗外雨声如注,雷声隆隆。南方七月的雨,下的急躁、匆忙,匆匆而来,又匆匆而去,仿佛随风而行,随风而逝;我喜欢这匆忙的雨,不仅因他在这燥热的天气里带来的丝丝凉爽,还有他这果断干练的真性情,不像有些城市的雨,拖泥带水,一下便是细雨绵绵接连几月。
现代好文
交有道之人,绝无义之友;饮清静之茶,戒花色之酒;开方便之门,闭是非之口。多门之室生风,多言之人生祸。世事忙忙如水流,休将名利挂心头;粗茶淡饭随缘过,富贵荣华莫强求。“我欲”是贫穷的标志。事能常足心常惬,人到无求品自高。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,人生至愚恶闻己过。
现代好文
深秋的影子,深深地,深深地,锁进我的心中。纷飞的黄叶,携着淡淡的追忆,遗落在过往的秋风里。时光是一条河,你总记得它,它却不记得你。时光是一缕烟,你以为存在的时候,其实已经消失了。
现代好文
万事可忘,我饮无需劝
现代好文
为我们不应做而做了的事而后悔,那伤痛只会是一阵子;但为我们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而后悔,那伤痛却是一生的
现代好文
《拟挽歌辞 其一》
有生必有死,早终非命促。
昨暮同为人,今旦在鬼录。
魂气散何之?枯形寄空木。
娇儿索父啼,良友抚我哭。
得失不复知,是非安能觉?
千秋万岁后,谁知荣与辱。
昨暮同为人,今旦在鬼录。
魂气散何之?枯形寄空木。
娇儿索父啼,良友抚我哭。
得失不复知,是非安能觉?
千秋万岁后,谁知荣与辱。
作品赏析
[说明]
挽歌,哀悼死者的歌。陶渊明卒于宋文、元嘉四年(427)十一月,享年
六十三岁。《挽歌诗》和《自祭文》是作者生前最后的作品。这组自挽的《挽
歌诗》便作于逝世前的两个月,即九月。
“挽歌诗”,逯本作“拟挽歌辞”,今据萧统《文选》所引第三首及陶
本改。
其一(1)
有生必有死,早终非命促(2)。
昨暮同为人,今旦在鬼录(3)。
魂气散何之?枯形寄空木(4)。
娇儿索父啼,良友抚我哭(5)。
得失不复知,是非安能觉?
干秋万岁后,谁知荣与辱?
但恨在世时,饮酒不得足。
[注释]
(1)这首诗写刚死人敛的情景,表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。
(2)非命促:并非生命短促。意谓牛死属于自然规律,故生命并无长短之分。
(3)昨暮:昨晚。同为人:指还活在世上。今旦:今晨。在鬼录:列入鬼的名册,指死去。
(4)魂气:指人的精神意识。《左传?昭公七年》疏:“附形之灵为魄,附气之神为魂。”散何
之:散归何处。枯形:枯槁的尸体。奇空木:安放于棺木之中。
(5)索:寻找。
[译文]
人命有生必有死,
早终不算生命短。
昨晚生存在世上,
今晨命丧赴黄泉。
游魂飘散在何处?
枯稿尸身存木棺。
娇儿找父伤心啼,
好友痛哭灵枢前。
死去不知得与失,
哪还会有是非感?
千秋万岁身后事。
荣辱怎能记心间。
只恨今生在世时,
饮酒不足大遗憾。
-----------孟二冬《陶渊明集译注》-----------
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,旨在弘扬中华文化,仅用于学习交流,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,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,邮箱:service@scqw.cn
写赏析
陶渊明简介
